当前位置: 首页>>校友风采>>正文

王圆圆:小蘑菇撑起人生大梦想

时间:2017-07-03 来源:党委宣传部 作者: 点击数:

 

编者按:又到一年毕业季,校园里又现三五成群拍毕业照的身影。每一年,都有数千名学子走出母校的大门,开启他们的“逐梦之旅”。这里,曾留下他们的欢笑与泪水,也留下无悔的青春和不老的传奇。为更好地展示优秀毕业生风采,同时通过优秀毕业生的先进事迹号召、鼓舞更多学子勤奋学习,党委宣传部以讲故事的形式,推出《杨职毕业生风采》栏目。让我们一起聆听他们成长成才的故事,追寻他们实现梦想的脚步,学习他们不甘平凡的精神,书写出属于自己的精彩人生。

 

近年来,大学生的就业竞争越来越激烈,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不少人更是想方设法的想进入“体制内”工作以求安稳。然而,有这样一个陕南90后小伙,他放弃了外出工作的好机会,毅然返乡创业,带领乡亲们一起发家致富,过上了红火日子。他叫王圆圆,年仅25岁,已经是一位管理着几百号人的小老板。

 

 

 

自主创业  决心要一改家乡的落后面貌

家住汉中市佛坪县陈家坝镇陈家坝村的王圆圆,2015年7月毕业于杨凌职业技术学院畜牧兽医专业。曾经被认为是招生冷门的畜牧兽医专业,近年来就业前景却大好,毕业生很是吃香。然而想到父辈们年复一年,日复一日背朝黄土面朝天的辛苦劳作,却未能改变生活的贫困时,他便暗下了回乡创业的决心。

佛坪县地处秦岭山区深处,山多田少,农业基本条件差,是国家级贫困县。想到这里,王圆圆更加坚定了创业的信心。2015年8月,他回到了自己土生土长的陈家坝村,成立了佛坪县秦山源现代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并注册了品牌“秦农珍品”。他想道:“一定要帮村里的乡亲们富起来,让大家都过上好日子,彻底改变家乡的贫穷面貌。”

王圆圆四处奔走,收购当地农户的香菇、木耳、核桃、板栗、土蜂蜜和富有佛坪特色的山野菜等,在网上进行销售。与此同时,他还加入陈家坝镇袋料香菇栽培专业技术协会,凭着在外学习的知识和父亲传授的经验,帮助发展袋料香菇产业。他提出的“农户+基地+协会”发展模式,不仅为农户在良种种源、技术创新方面提供了帮助,还解决了市场销售的“后顾之忧”。

 

 

 

在王圆圆的带领下,陈家坝镇的香菇产业一改过去零星、粗放、价低的旧貌,管理模式逐步向标准化、规范化、集约化、专业化管理模式转变,逐步形成了产、供、销一体化农业发展新格局。而这里,也悄然孕育着一位90后的现代农业梦——袋料香菇种植。

认准方向  在困境中不断突破向前

创业过程中总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稍有不慎就会走入死胡同,但王圆圆从不气馁,而是以乐观的态度面对一切。没有业务,他天天往外跑,自己找业务;没有时间,他常常熬夜做研究;没有资金,他通过亲友四处筹资。

 

 

 

2015年11月,王圆圆紧紧把握精准扶贫、陕南移民搬迁等机遇,积极联系县级部门及当地政府,将陈家坝镇孔家湾村140余亩复垦土地迅速流转,负责承建了陈家坝食用菌产业示范园。该产业园于2015年12月开工建设,2016年底建成,搭建钢管大棚220个,建设管理用房和冷库各一座,每年可向市场供应香菇10余吨,实现年产值200余万元。

为鼓励农户入驻示范园,王圆圆实行了标准化管理生产食用菌的模式,配备自动化加工生产线,做到统一规划生产、统一菌种供应、统一香菇收购和销售,并派出专业技术人员为农户提供指导,提高出菇率。

 

 

 

 

 

示范园建成后,王圆圆通过不断考察学习和镇政府的指导,实施了农户自主经营、“合作社+产业园+贫困户”、提供就业岗位三种模式,吸收陈家坝镇的贫困户入园发展袋料香菇,为当地群众提供就业岗位,帮助贫困户脱贫致富。“目前,园区已经吸纳了150多户贫困户入园发展袋料香菇,为240人提供了就业岗位,人均增收2万余元。”说到这些时,他的脸上挂满了笑容。

不忘初心  让乡亲们在家门口就能致富

“圆圆这个小伙人是真好,我在园区既当炊事员,还能种香菇,挣了两份钱,这比去外地打工强啊!”孔家湾村村民马发琴,家中有四口人,丈夫与两个儿子因早年遇事故造成身体残疾,养家的重担便落在她一个人的肩上。

王圆圆与马发琴的儿子是同学,便经常帮助他们一家。示范区刚开工建设,他便主动到马发琴家中动员他们来园区务工或种植袋料香菇。马发琴被聘为园区炊事员,每月可收入1500元,丈夫为保洁及仓管员,每月可收入1800元,他们家还种植了两棚袋料香菇,生活有了很大改善。

在陈家坝食用菌产业示范园,像马发琴这样的贫困户还有很多。如今,示范区里越来越多的“黑房子”里,一个个面包般的料棒间距匀称地排列在一人多高的木架上,上面长满了肉乎乎、圆嘟嘟的“小伞”,他们成为陈家坝人发家致富的宝贝。

 

 

 

据王圆圆介绍,这种新型食用菌栽培技术易于掌握,利用锅炉产生的蒸汽压力杀菌,高效可靠,且出菌率可达95%以上。“2016年,园区里贫困户的食用菌全部被外地客商上门收购、运走,可以说是供不应求。目前,园区年生产能力已达到30吨,户均年纯利达两万余元。”

谈及未来的发展规划,王圆圆说,2017年他将扩大园区袋料香菇的种植规模,并尝试着种植夏菇,再吸纳50户贫困户入园,为更多贫困户开辟一条增收路。

 

 

                                              (党委宣传部  陆敏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