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学院概况>>学院简介
学校简介


陕西农林职业技术大学是陕西省省属公办本科层次职业学校,其前身是1999年由原国家级重点中专陕西省农业学校、陕西省水利学校和省部级重点中专陕西省林业学校合并组建成立的杨凌职业技术学院。学校地处全国首个国家级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杨凌,办学历史可以追溯到1934年由国民党元老于右任先生和爱国将领杨虎城将军创立的国立西北农林专科学校附设高职。2025年6月,教育部和陕西省人民政府批准,以杨凌职业技术学院为基础设立陕西农林职业技术大学。学校是我省首所公办本科职业大学,也是全国首所农林类综合性职业大学。

建校91年来,学校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强农兴农为己任,坚定职业教育类型定位,坚持农林水牧特色发展,不断创新办学体制机制、教育教学理念、人才培养模式,积淀形成了“经国本、解民生、尚科学”的办学理念、“德技并修、全面可持续发展”的育人理念和“明德强能,言物行恒”的校训,共培养各类专业技术人才25万余名,涌现了一批农业专家、全国技术能手和劳动模范,一大批毕业生成为县(区、局)长,被誉为地方县(区、局)长培养的“摇篮”。综合实力稳居全国高职教育第一梯队,是国家首批示范性高职院校、全国优质专科高职院校、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建设单位(双高校)。

学校现有四个校区(南校区、西校区、北校区和滨河校区),校园占地面积3069亩,校舍建筑面积70.44万平方米,固定资产总值约14.8亿元,图书134.5万册,电子图书96万册。现有教职工1215名,三级以上教授15人、副高以上职称485名,博士97人、硕士以上教师955人、“双师型”教师占比69.18%。拥有国家级教学名师、全国优秀教师、全国师德标兵7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国家劳动模范3人,全国黄大年式教师团队1个、国家职业教育教师教学创新团队1个、国家级课程思政团队2个,教育部行指委副主任委员及委员12人;陕西省教学名师、教书育人楷模、师德标兵、师德先进个人42人,行业教学名师28人,陕西省普通高校青年杰出人才5人,陕西省突出贡献专家、劳动模范7人,陕西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岗位专家12名,省科技特派员37人。

学校现有全日制在校生19000余人。学校设有水利工程学院、建筑工程学院、机电工程学院、信息工程学院、交通与测绘工程学院、生物工程学院、药物与化工学院、生态环境工程学院、动物工程学院、经济与贸易学院、旅游与管理学院、文理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继续教育与培训学院、国际教育学院、体育课教学部等16个教学院部。聚焦国家战略和现代农业产业链,学校开设“农、林、水、建、理、工、管、经”等16个专业大类71个专业,有国家级高水平专业群2个、省级高水平专业群7个,是全国唯一农林水牧专业最为齐全的职业技术大学。2025年,水利水电工程、建筑工程、现代通信工程、设施园艺、园林工程、动物医学6个首批本科专业招生,学制4年。

学校立足职业教育类型定位,坚持“德技并修、全面可持续发展”育人理念,深化“四位一体”人才培养与教育教学改革。主持国省级专业教学资源库9个,精品在线开放课程53门、课程思政示范课18门;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12项、省级教学成果奖31项;主编“十三五”“十四五”国家规划教材36种,获首届国家教材奖2项;获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国赛金奖4项,银奖4项、铜奖13项,省赛金奖46项;各类职业技能大赛国省赛获奖1100余项。拥有现代化生产性校内实验实训中心40个,校外实训基地128个,其中国家级实训基地5个、省级实训基地15个。

学校坚持产教融合、科教融汇,持续提升校企合作与服务国家战略水平。依托“百县千企联姻工程”和“中国杨凌现代农业职教集团”两大平台,与省内外140余个县(区)政府、1800余家企业建立长期友好合作关系;与31个县(区)签定了农业科技合作协议;牵头成立中国农牧、中国智慧林业、黄河流域现代水利、全国土木工程双碳4个全国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和省级杨凌现代农业市域产教联合体,建立16个企业(产业)学院;成立陕西职业教育乡村振兴研究院、小麦研究所、蜂产业研究院、北方草莓产业研发中心等“2院2室7中心”科技创新平台;成立“一师一品”科研科研创新团队22个,“教授+”工作室11个,“博士+”工作室34个,组建乡村振兴科技服务团队39个,校政、校企共建校外产学研基地29个,获批国家农业科技创新与集成示范基地等省部级科技平台5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项,省部级科研项目200余项,获国省级科研奖励13项,培育小麦、花椒、菊花、观赏桃、无花果、草莓、食用菌等新品种40项,培育的“武农”系列小麦优良品种在黄淮海流域累计推广9000余万亩,促进农民增收65亿元。

学校积极开展国际交流合作。作为上合组织农业技术交流培训示范基地成员单位,坚持“走出去”“请进来”双向交流原则,承担商务部对上合国家政府官员和技术人员培训任务,开展巴基斯坦农业“千人计划”在华培训项目, 招收培养来自哈萨克斯坦、俄罗斯等国家留学生130余人;实施专业教育合作项目,成立了“几内亚水利工程学院”和“古利斯坦国立大学现代农业学院”;搭建平台,拓展合作,成立了哈萨克斯坦“现代农业技术培训中心”、乌兹别克斯坦“现代农业技术创新示范基地”“中吉现代农业技术培训中心”,共同培养国际农业、水利类技术人才。

立足新起点,奋进新征程。学校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总书记为“三农”事业和“一带一路”多做贡献的殷殷嘱托,坚持立德树人,坚守强农兴农,坚决勇挑重担,奋力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职业大学,为干旱半干旱地区现代农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科技和人才支撑,为陕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作出更大贡献,奋力书写学校竞进有为的新答卷。


(数据更新至2025年7月)



主要荣誉

◇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建设单位

◇全国首批28所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

◇全国重点建设的31所示范性职业技术学院

◇全国职业教育先进单位

◇全国职业院校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示范校

◇国家优质专科高等职业院校

◇国家技能人才培育突出贡献单位

◇全国科教兴村计划工作先进单位

◇全国乡村振兴人才培养优质校

◇全国水利优质高职院校

◇全国水利高等职业教育示范院校

◇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工作先进集体

◇全国健康学校

◇首批50所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

◇全国高校学籍管理先进单位

◇教育部首批职业教育数字校园试点院校

◇国家级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基地

◇国家级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培训基地

◇全国高等职业院校社会服务贡献50强

◇全国高等职业院校教学资源50强

◇全国高等职业院校实习管理50强

◇全国高等职业院校学生管理50强

◇全国高等职业院校资源建设优势学校60强

◇全国高等职业院校教师发展指数100强

◇全国职业院校校园文化“一校一品”学校

◇全国宏志助航计划高校毕业生就业能力培训基地

◇全国急救教育试点学校

◇教育部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优秀学校

◇陕西省高水平高职学校立项建设单位

◇陕西省一流学院建设单位

◇陕西省文明校园

◇陕西省平安校园

◇陕西省绿色校园

◇陕西省节水型高校

◇陕西省首批深化创新创业教育示范校

◇陕西省高校实践育人创新创业基地

◇陕西省十佳诚信办学示范单位

◇陕西省高校就业工作先进单位

◇陕西省“高本对接,联合办学”试点院校

◇陕西省依法治校示范校

◇陕西高校后勤保障工作先进学校

◇陕西省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示范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