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媒体杨职>>正文

【杨凌发布】九秩耕耘 职教强国 | 从科研成果到新质生产力的“硬核”转变

时间:2024-11-13 来源:党委宣传部 作者: 点击数:

作为全国唯一农林水牧专业齐全的职业院校,杨凌职业技术学院创新体制机制,激发内生活力,充分调动科教人员科技研发和成果转化的主动性、积极性,实现更多科研成果向新质生产力的“硬核”转变。

“开始分蘖的时候啊,就是看看它分蘖的情况。我们小麦育种呢,大部分时间在田间。”

初冬时节,杨凌职业技术学院豆村农场试验田里的小麦郁郁葱葱、长势喜人。年近90岁的著名小麦育种专家、杨凌职业技术学院研究员赵瑜研究员和团队科研人员正一行一畦查看麦苗分蘖情况。

60多年来,扎根麦田,矢志不渝,赵瑜研究员先后培育出武农981”“武农988”“武农986”9个小麦品种。这些品种遍及黄淮麦区,累计推广9000多万亩,助农增收65亿元。

赵瑜告诉记者:“我们在育种条件十分艰难的情况下,只有另辟蹊径尽量减少无效投入,就逐步形成了‘少投入高命中’的育种法,反过来用这个育种法指导我们的育种工作。”

为给赵瑜创造更好的科研育种环境,杨凌职业技术学院专门成立了赵瑜旱区作物(小麦)育种工程中心,组建了以博士生、科研骨干教师为主的育种团队,从各方面给予大力支持。在潜心研究的同时,赵瑜还特别关注人才培养。

“赵老师已经快90岁了,他依然坚持在农场带领着我们年轻人搞小麦育种,他毫无保留把育种经验传授给我们。我们要把赵老师这种精神传承下去,育出更好更多的小麦新品种。赵瑜旱区作物(小麦)育种工程中心助理刘江梅说。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深化科技体制、教育体制、人才体制等改革,着力打通束缚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堵点卡点。”高校科研人员是我国科技创新的重要队伍,近年来,杨凌职业技术学院通过校企合作,实现“双向奔赴”。

这些天,在杨凌青皮她园火龙果基地,杨凌职业技术学院火龙果产业研发中心的牛永浩博士忙着指导工人对火龙果种苗进行冬剪。

2013年,牛永浩在基地调研时偶遇一株从海南引进的蜜玄龙火龙果苗木长势更优,便开始在南果北种的基础上开始探索南果北育,经过5年时间的不懈努力,团队先后培育出秦红龙”“新双色两个我国北方地区自主培育的火龙果新品种。

牛永浩说:“我们学校为响应国家乡村振兴战略发展要求,积极投身农业新质生产力发展和建设,成立了杨凌职业技术学院火龙果产业研发中心,提供了经费和人员以及实验科研平台,在这个平台的支持之下,这几年跟企业合作研发了两个火龙果新品种,在市场上反应良好。”

除了新品种培育外,他们还联合青皮她园火龙果基地制定出火龙果栽培技术标准,将产业和技术一并输出,打破因种植标准不一导致的产业效益低下的“卡脖子”问题。

杨凌青皮她园火龙果基地运营经理郭娟茹告诉记者:“两个新品种审定以后,2年时间里,我们在全国已经推广了2000多亩,客户反馈都非常好。

秉承“经国本、解民生、尚科学”的办学理念,杨凌职业技术学院聚焦现代农业发展,建立健全“项目引领、成果导向”的科研体系和运行机制,加大资金投入力度,着力打造一流科技团队,依托“两院两室七中心”研发平台,育成农作物新品种900多个,获得省部级以上科技奖励495项,在广袤大地上谱写出高职院校服务国家战略的壮丽华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