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凌职业技术学院紧扣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充分发挥涉农院校优势,以学生全面发展为着力点,不断加强学生劳动教育,引导广大学生懂劳、尊劳、会劳、爱劳,厚植“学农爱农、强农兴农”情怀,培养特色技能人才赋能乡村振兴发展的生动局面初步形成。
坚持系统思维 分类布局 统筹推进
——凝聚育人合力,统筹推进劳动教育深化。设立劳动教研室,出台《劳动课实施办法》,将劳动教育贯穿于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实验实训、社会实践锻炼、就业创业等人才培养全过程,系统谋划、整体推进,不断推动劳动教育走深走实,使劳动教育成为“三全育人”的重要支点。
——探索分类实施,精准提升学生劳动素养。探索实行劳动教育分类培养模式,一年级以劳动理论为基础,强化马克思主义劳动观;二年级以专业技能教育为核心,提升劳动能力;三年级以企业生产劳动教育为抓手,培育劳动精神。在校三年期间,始终将文明习惯养成融入日常劳动教育,围绕日常生活劳动、技能生产劳动、服务型劳动三方面设置了19项劳动清单,明确劳动内容,培养学生良好劳动习惯。
——强化队伍建设,全面保障劳动育人实效。建立“专业教师+企业导师+思政队伍”的劳动育人队伍,打造“双师型”团队,处级干部、辅导员(班主任)跟班指导劳动课,建立康振生、张涌院士工作室和非遗文化传承人吴文军工作室等,形成劳模工匠精神引领的劳动队伍育人格局。
聚焦课程建设 深化改革 创新模式
——上好集中劳动课,“浸润式”学劳动知识。实施“党建+大思政+专业特色+劳动教育”的教学模式,以周为单位设立集中劳动课程,列入学期教学计划表,明确40学时1学分的要求,以校园环境清扫美化、图书整理、实验设备维护等为主要内容开展集中劳动。同时,优化课程组织形式,开发活页式校内教材和指导手册,不断提升劳动教育课程标准,深化劳动教育教学改革。
——开好特色劳动课,“体验式”树劳动信念。以“专业建设+劳动教育”为教学切入点,以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为核心,开展“专家教授讲劳动”活动,聘请名专家、名教授担任劳动讲师,结合专业课的实践教学,将劳动教育开展在田野上、车间内,激发学生热爱劳动的意识;聘任辅导员为劳动指导教师,系统讲述劳动理论,培养提升学生劳动素养和行为素养。
——抓好课程建设,“互动式”悟劳动精神。课堂内,建立劳动课、专业课、思政课、创新创业课、就业指导课五课融合的劳动教育课程体系,系统讲授马克思主义劳动观、新时代劳动教育理论等。课堂外,围绕劳动精神,以学生分享心得体会、交流研讨等形式,开展“劳动大讲堂”,邀请陕西省道德模范赵瑜、雕刻大师吴文军等行家里手,以及及优秀校友进思政课堂、劳动讲堂,分享自身经历,以鲜活的事例和生动的教学向师生展示脱贫攻坚取得的巨大变化和可喜成绩。
优化实践路径 夯实技能 知行合一
——以各类竞赛为抓手,培育劳动品质。通过职业技能大赛、“互联网+”、“挑战杯”等,以赛促教、以赛促学、以赛促改,培养学生敬业、精益、专注、创新的工匠精神。持续推进“1+X”证书试点,提高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试点覆盖面,提升劳动技能。
——以育训基地为载体,提升实践能力。以学校校史馆、耕读文化馆、农林综合实训基地(陕西省大中小学劳动教育实践基地)等220个劳动教育基地和实验实训基地为抓手,打造情景式教学项目,开展主题教育和研学活动,使学生体味劳动、认知劳动。
——以校企合作为平台,涵养职业精神。依托杨凌示范区丰富的农科教资源,深化校企合作,校企双主体制定培养方案,聘请企业导师为“企业班主任”,为劳动育人提供更广阔的平台。
——以实践锻炼为重点,强化社会责任。以暑期“三下乡”为着力点,开展“百名教授进百村”“万名学子进万村”乡村振兴大调研、“学习二十大 永远跟党走 青春志愿行”学雷锋志愿服务等活动,组织学生服务于全国十四运、杨凌农高会和马拉松赛事等,在镇村(社区)开展社会调研、科教下乡、助老助残、农事帮助、卫生清洁等服务,年均12000人次,生均1.2小时。
发挥农科优势 乡村赋能 育劳育美
——与耕读教育贯通融合。耕读教育与劳动教育同向同行,秉承“力耕勤读、尚德强能”的育人传统,推动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深度融合,打造以课程思政为抓手的耕读教育品牌,着力培养“一懂两爱”技术技能人才,积极构建“力耕勤读”的校园文化体系。
——与乡村振兴贯通融合。以“陕西省乡村振兴教育培训基地”为平台,以“五联一抓”“五共一建”服务乡村振兴工作为契机,建立5个乡村振兴学院,在13个镇村(社区)建立研学基地和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开展座谈交流、实地调研、专题党课、主题党日、研学活动和技能培训等,把思政课、劳动课从课堂、校园搬到田间地头。
——与校园文化贯通融合。在全校学生中开展中华经典晨读活动,以班级为单位利用早晨课前20分钟开展包含劳动精神、农耕文化、二十四节气等内容的“中华经典晨读”,在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丰富劳动教育的内涵与载体。化用学校小麦育种专家赵瑜研究员的名字凝练出“照准目标、矢志不渝”的学校精神,引导学生建立劳动自觉,把知农爱农的饱满热情转化为强农兴农的责任担当。
(文/学工部 孙 洁 责编/陆敏)